10月22日,赤城縣雲州水庫。本報記者 高玉攝
  10月7日,河北赤城縣雲州水庫開閘為北京集中輸水,將持續到11月15日,預計放水量超過1500萬立方米。加上今年春季輸送的1770萬立方米,今年雲州水庫為京集中輸水將超過3200萬立方米,創歷年之最。
  從2004年開始,雲州水庫為北京集中輸水,到今年秋季共有13次,累計輸水量超過2億立方米。近日,記者前往赤城實地探訪當地保水護水的做法。
  初秋時節,沿著北京的水源地白河而上,來到和延慶縣只有一山之隔的赤城縣。這裡距北京直線距離只有180公里,是北京名副其實的“上風上水”之地。 一路上山巒起伏,路兩側的山丘上,白樺、椴樹等樹木黃綠相間,白河就在這裡靜靜地流向北京。
  白河源自河北省沽源縣,出庫後,與潮河在密雲縣河槽村匯合,始稱京東第一大河——潮白河。赤城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,境內有白河、黑河、紅河三條河流向北京的密雲水庫、白河堡水庫,年均供水量占密雲水庫蓄水量的53%,每年這幾條河流給北京輸水達3億立方米。
  驅車來到赤城縣城北18公里處的雲州水庫,這裡山高谷險,白河穿峽而過,在東側石壁上有許多石刻。雲州水庫的大壩就建在峽谷口,站在壩上,只見水庫里煙波浩淼,這一池清水就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。水庫下麵的涵洞里發出轟轟的聲響,一股股清水順著水道奔涌流向延慶的白河堡水庫,再流向密雲水庫。
  雲州水庫管理處主任張克俊告訴記者,水庫現在正在給北京開閘放水。自10月7日上午水庫開始提閘為北京集中輸水,此次預計放水總量為1500萬立方米,至11月15日結束,歷時43天。雲州水庫從2004年給北京集中輸水,一年一到兩次,累計超過2億立方米。
  “這次是第13次輸水,加上春季供給北京的1770萬立方米,今年輸水量超3200萬立方米,是雲州水庫歷年來給北京輸水最多的一次。”張克俊說,“給北京輸水,以前每立方米補貼5分錢,現在長到3毛錢。”
  雲州水庫庫容1.02億立方米。現在,水庫只有兩項功能,一是防洪,二是給北京輸水,且水質好於國家二類飲用水標準。“前些年水庫還搞些旅游以及漁業養殖,現在為了保證水質,不允許水庫里有渡船,也不准發展網箱養殖。”張克俊說。
  記者探訪
  保持水土 400萬畝草場禁牧
  凡是有可能影響水質的項目,赤城一概不上。至今,赤城還是國家級貧困縣。
  礦產資源本是赤城縣的經濟支柱,但為確保水質,赤城人忍痛割愛。對於經濟不發達的地區,這需要勇氣,也傳遞了對北京人的深情厚誼。
  在赤城,看不到“羊兒在山坡吃草”的場景。赤城縣是深山區,有可利用草場面積400多萬畝,適合山羊生長和野外放養。但野外放養很容易造成植被破壞,水土流失。
  自2002年起,赤城縣實行了禁牧舍飼政策。“羊是平山王,那裡走過一片光,沒有上山放羊的了,草比原來長得確實茂密了。”赤城樣田村村民鄧文福告訴記者,原來村裡散養山羊的不少,現在養羊的都是圈養,成規模的政府還給補貼。
  除了禁牧以外,赤城還通過植樹造林等一系列生態工程涵養水源。赤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劉建志介紹說,近年來赤城縣先後實施了“21世紀首水項目”、京津風沙源治理、退耕還林、京冀水源保護林等一系列生態工程,累計造林170萬畝,森林覆蓋率由35.7%提高到41.2%,每年減少泥沙排泄量100多萬噸。
  這一系列措施,使得赤城得以保持山青水綠,入京水質達到國家二類飲用水標準,有效保障了北京的飲用水安全。
  節約用水 3.2萬畝水稻改旱田
  為了保持供京水的水質,赤城人默默做出了很多奉獻,稻改旱就是其中之一。
  在白河兩岸的農地,玉米秸稈堆依稀可見。以前,白河兩岸可儘是稻田。如今,為了節水,全縣3.2萬畝水稻全部改種旱田,年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,這些省出來的水,都流向了北京。
  在樣田村,村民鄭海峰告訴記者,現在稻改旱也好,種玉米比種水稻省人工。以前拔稻草、插秧,費事多了。“玉米收入雖沒水稻高,但北京給咱補貼,也虧不著咱。”
  現在北京給的補貼是1畝地550元錢,比過去要多,但相對於稻改旱的村民來說,這些還不夠。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。稻改旱以後,種的是玉米,每畝地平均產1300斤,凈收入有1000元錢。要是種水稻,每畝地產量和玉米差不多,但由於每斤玉米價格比水稻低6毛錢,每畝地收入比原來就差了780元,而且玉米和水稻的差價越來越大。
  “要是北京這邊的補貼能給到每畝地八九百就好了,我們這邊老百姓有覺悟,支持首都義不容辭,也不想給北京添太多麻煩。”憨厚的鄭海峰笑著說。
  短評
  要發展更要藍天
  高玉
  同在河北省,相比於邯鄲、石家莊等多個城市PM2.5“爆表”,張家口人則悠閑地呼吸著優質的空氣,張家口人自豪地說,我們的空氣華北地區最好!生態良好儼然成為張家口的一張名片。
  不要金山銀山,寧要綠水青山,張家口以自身的例子詮釋了什麼叫綠色發展。相比於河北多個城市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,張家口以綠色崛起樹立了一個科學發展的範例。
  由於歷史原因,張家口比全國晚開放17年,客觀上造成了項目少,基礎設施少,經濟發展水平落後。但環境質量也在河北首屈一指。
  短期看,張家口確實發展速度落後於河北其它地區,但長期看,張家口無需付出污染後再治理的成本。
  近年來,張家口綠色崛起戰略,經濟有了較快發展。實踐證明,發展與生態發展可以齊頭併進,生態保護不好,發展也難以持續。因為環境好,一些高科技企業也相中了張家口。雲基地數據中心、開雲世紀數據中心等7個項目預計五年內在張家口市完成投資1600億元,新增就業2萬人。
  隨著京張產業共建的推進,以及生態補償機制的健全。張家口,這個北京的上風上水之地,必將實現“綠”“利”兩不誤,成為京北名副其實的現代綠色之城。  (原標題:赤城今年為京調水3200萬m3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l84wlogx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